中国足球老是热衷于打造所谓的神,可遗憾的是,造出来的全都是不堪一击的。最近,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又在起劲地宣扬中超会出现“中国亚马尔”,媒体人李璇直接给这事浇了冷水。
年轻人踢球不容易
如今在中超赛场上,确实出现了几个表现挺好的年轻球员,这原本是件好事。然而中国足球存在一个问题,一旦瞧见某个年轻球员踢得还可以,就急切地想要马上把他捧成大神。在2019年的时候,有个叫黄紫昌的球员,当时也被大肆吹捧,可如今连主力位置都难以保住。
中国足球这些年出了不少所谓的“天才少年”,可结果都是刚出道就达到顶峰。2016年有个叫张修维的,因为酒驾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。2018年还有个林良铭,如今只能在保级的球队里混日子。年轻人经不起夸赞,一被夸赞就容易得意忘形。
别学巴萨捧杀
西班牙的亚马尔才16岁,就被巴萨当成宝贝一样供着,这是因为人家的青训系统确实有培养人才的能力。中国足球青训是什么水平?2022年中国足协统计显示,U17梯队注册球员数量不到3000人,就这基数能出啥天才?
中国足球搞捧杀可在行。2014年,有人说张稀哲是“中国厄齐尔”,后来他去了德甲,看了一年饮水机;2017年,又有人说韦世豪是“中国C罗”,如今他脾气比球技还大。这些例子表明,造神运动只会害了球员。
脚踏实地最重要
年轻球员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出场机会,而不是虚假的名声。2023赛季中超的数据表明,U23球员平均每场比赛的上场时间仅有45分钟。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,就算是再好的苗子也会被毁掉。
瞅瞅日本培养年轻人的方式是啥样,2022年J联赛里20岁以下球员平均每场比赛出场时长有68分钟,人家注重的是逐步推进,中国足球老是想着一蹴而就,结果常常是摔得更狠。
媒体别帮倒忙
体育媒体老爱弄些吸引眼球的东西,老是冒出“中国梅西”“中国C罗”之类的说法。2015年有报纸称,王楚是“中国皮尔洛”。可如今这人在中甲连主力都踢不上。这种标题就为了博人眼球,对球员成长一点好处都没有。
李璇讲得没错,当下这些年轻球员,有哪个年纪不比亚马尔小?陶强龙是1999年出生的,都已经24岁了,可依旧被称作“小将”。中国足球所谓的“天才”,其保质期特别短,一般也就一两个赛季。
俱乐部要负责任
中超俱乐部对待年轻球员的使用状况很矛盾,一方面叫嚷着要培育新人,另一方面成绩压力一来就更换外援,2023赛季中超各队U23球员首发率不到30%,在这样的环境里哪能成长?
鲁能青训在国内算得上是顶尖水平,然而他们培养出的郭田雨,在2021年进入了国家队,可到了2023年却因违反纪律被禁赛半年。这表明仅仅有好的苗子是不行的,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球迷也要平常心
中国球迷有个特性,不是把球员贬得啥都不是,就是捧得极其夸张。在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,球迷称武磊是“全村的指望”,到了2023年,就开始叫嚷“武球王滚出国家队” 。
对年轻球员得有耐心,朱辰杰2019年刚开始踢球的时候失误挺多,现在不也成了国足后防线的核心人物?成长是需要时间的,急于求成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。
所以问题就来了,你觉着这些年被捧杀的中国足球年轻球员里,谁是最让人觉得可惜的那个?